中国获得稀土冶炼提纯能力,是付出了代价的
科工力量:中国获得稀土冶炼提纯能力 , 是付出了代价的2020-08-27 08:21:03【文/科工力量 柳叶刀】上期我们聊到 , 美国政府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稀土供应链 , 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 但中方的冶炼提纯技术 , 目前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 这期视频 , 我们聊聊国内的稀土全产业链能力 , 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 。 截至2018年 , 中国稀土的专利申请数量 , 已经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 。 在元素周期表中 , 稀土共有17种 , 包括15个镧系元素 , 原子序数从57到71 , 在加上原子序数为21、39的钪、钇 。 中国是唯一个能够提供全部稀土金属的国家 。 国内稀土储量和产量 , 都是世界第一 , 按理说应该从出口中获利 , 但事实刚好相反 , 很长一段时间 , 中国的稀土真的是当作“土”来卖 。
60年代 , 美国加尼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是最大的稀土矿 , 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 , 是全球的最大的稀土处理企业 。 西方国家将稀土生产技术作为最高机密 , 对中国实施封锁 。 我们只能低价出口最原始的稀土矿 , 在发达国家精加工后 , 再高价买回来 。 国内很多军工项目 , 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稀土金属 , 进展缓慢 。17种稀土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 比亲兄弟还像 , 分离和提纯非常困难 , 一旦纯度不高 , 就影响产品质量 。 1972年 , 一个中国人开始研究稀土分离提纯技术 , 他叫徐光宪 , 当时已经52岁 。 他原本是从事核燃料研究 , 后来发现稀土金属被国外垄断 , 便转变科研方向 。 当时 , 国际上主流的分离方法是“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 , 但这两种方法成本很高 , 提炼的稀土元素纯度很低 , 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 徐光宪提出新方案 , “串级萃取理论” , 这一技术彻底改变中国稀土“贱卖”的局面 。 新方法在全国推广 , 中国单一高纯度稀土大量出口 , 国际价格跌到原来的1/4 , 外国生产商只能减产停工 。
领先的稀土工业技术 , 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益 。 计划经济体制下 , 徐光宪发明的新工艺 , 在全国推广 , 这是无偿的 , 没有专利保护 。 那个年代 , 科学家们都认为 , 他的研究经费是国家给的 , 研究成果该所有人共享 , 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 , 工厂都是国营的 , 技术谁用都一样 。后来 , “市场化改革” , 私营企业纷纷涌入稀土行业 , 国有企业技术人员跳槽 , 导致技术外溢 , 私人公司生产稀土的门槛 , 大幅减低 。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 , 国内稀土也是对外开放式供应 。 在短期利益诱惑下 , 各家厂商扩大产能 , 形成恶性竞争 , 相互杀价 , 国际稀土价格暴跌 。80年代 , 中国单一稀土产量约20吨 , 2006年 , 达到8万吨 , 涨了4000倍 。 而价格却从每吨一万多美元 , 跌到几千美元 。 全球90%的稀土由中国提供 , 我们不计成本的向世界提供战略资源 , 西方国家借此机会 , 停止本国稀土矿开采 , 选择从中方进口 , 作为战略储备 。 以美国为例 , 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 , 约占全球储量的10% , 2002年 , 美国政府封存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 , 转向从中国购买 。发达国家极其重视战略资源 , 国内的原材料没有经过加工 , 是禁止出口的 。 15世纪 , 国家间竞争的产业是羊毛纺织业 , 英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 , 如果有谁敢私自出口绵羊、羊毛、毛线 , 就会被砍去左手 , 再犯者处死 。 限制国内资源出口的同时 , 西方国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 控制原材料来源 。 19世纪 , 英国通过“进口原材料 , 出口制成品” , 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 后来 , 美国也学习到这一点 , 利用新自由主义政策 , 影响拉美国家放弃工业化 , 源源不断为美国提供原材料 。 近代崛起的国家中 , 没有一个是因为出口资源而变得强大 。
国内无节制开采稀土 , 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 江西是国内生产稀土的重要省份 , 2011年 , 行业利润65亿元 , 然而在赣州一个市 , 为了恢复矿山环境 , 花费高达380亿元 , 是全省所获利润的6倍 。 开采稀土使用池浸工艺 , 也叫“搬山运动” , 先砍树锄草 , 然后剥离表层土壤 , 原地挖坑 , 倒入强酸 , 将稀土元素提取出来 。 这种土办法 , 曾是江西赣南地区常用的提炼方案 。 这种方式 , 造成的污染 , 非常难治理 , 提炼后的废水中 , 含有重金属、硫铵化合物 , 前者污染地下水 , 后者相当于给土地施加重化肥 , 水稻只长杆不结穗 。
严重的环境污染 , 引起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 2006年后 , 中国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管理 , 规范开采流程 , 出口采取配额制 , 尽管如此 , 我们仍然是世界第一稀土供应国 。 但中国的做法并没有得到美国、日本、欧盟的理解和尊重 。 他们联合起来 , 将中国告到WTO , 理由是中方限制原材料出口 。 美、日、欧指责我们 , 减少稀土出口 , 拉高国际市场价格 , 损害西方企业利益 。 后来 , WTO裁定 , 中国败诉 , 出口配额制取消 。 实际上 , 世界各国每年真实稀土用量 , 加起来 , 也就12万吨 , 数字很小 。 真正需要稀土的国家 , 已经低价储备了大量中国稀土 。 西方炒作中方管控 , 是想让中国继续提供廉价的原材料 , 消耗我们独特的资源优势 。自从中国严格限制稀土出口数量后 , 西方国家一直宣称 , 中方管控稀土 , 威胁到很多国家 。 实际上 , 稀土储量丰富国家不只中国 ,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 都有资源 。 特朗普说“缺稀土” , 指的是缺质量高、价格低的稀土 。 现在 , 中国稀土无论是在价格上 , 还是在工艺上 , 都与美国拉开差距 , 但白宫一方面想要获得中国物美价廉的稀土 , 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让中方在出口额、定价权上 , 获得话语权 。 西方国家如果真的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 除了要找到稀土含量高的矿山外 , 还要花几年的时间研究冶炼提纯技术、建立加工厂 。 这么长的时间 , 人可以等 , 不知道反导系统、苹果手机愿不愿意等 。好了 ,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 , 请给我个一键三连 , 或者是轻轻点个赞 。 我们的微博、微信、头条号、B站都叫“科工力量” , 欢迎大家关注 , 那里会有更多的科技工业资讯和观点分享 , 我们下期再见 。
- 中国保健品40年沉浮录:神话、金钱与谎言
- 中国加入RCEP,退出的印度为何又再次提起中国?
- 为何中国总能化险为夷,而美国却总把好事变坏事?
- 即使上哈佛,国人成材率也不高
- 美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禁止美国投资者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答记者问
- 是谁救了福尔摩斯的命?
- RCEP成功签署 美国和西方一些精英再次看错了中国
- 一个清净的中国人
- 美国|美方禁止美投资者投资部分中国企业 商务部回应
- 中国的脱贫智慧|破译中国减贫奇迹的制度密码 “中国的脱贫智慧”网络主题活动启动